是問到封德彝的時候,他卻說殿下心狠手辣,還說殿下才是真有謀反之意的人,甚至勸陛下將你貶離長安,封到嶺南去,甚至勸說陛下若為穩固起見,不要放你出京,直接賜死。”
李世民一拳砸在地上,砸出一個深深的坑。
他眼睛噴火,恨不得立即起身去殺了封德彝。
“為什麼,他為什麼要這樣做?”
“我也不清楚,也許太子給他許諾過更多好處!”
封德彝的突然倒戈,確實是殺了李世民一個措手不及。而且明顯本來是李世民一邊的封德彝卻力諫反對秦王為儲,這讓李淵的想法有很大改變。
“宮中的尹、張二妃也一直在勸說陛下,給陛下吹枕頭風。”
“我當初應當再堅持一下的,若是當時堅持一下,陛下宣詔廢除了太子,立為我太子後我再出兵平亂,就不會有這些事情了。”李世民追悔莫及。
這種事情,後悔也沒用,又沒有後悔藥可吃。
而且李超也覺得,有些事情並不是巧合的。李淵當時明顯就對於換儲還是有些猶豫的,要不然為何堅持要等李世民回京後再立他為太子呢?
李超覺得,李世民讓李淵感覺到了威脅。
最是無情帝王家,不僅兄弟會爭儲,這父子也一樣會有殘酷的謀逆篡位的,這種事情還不在少數。
太子確實很少會去謀反,但一般的皇子謀反的可能卻大的多。
李淵剛一統天下,才當了五年皇帝,豈願意被兒子篡位?
“我們現在怎麼辦?”李世民猶如溺水者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樣,他握住李超的手,充滿著期望的問他。
李超想了想道,“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陛下的想法。我最擔心的是,經此一事後,陛下對我們有了防範,若是陛下要把殿下分封到嶺南或者蜀中去,那我們可就麻煩大了。”
本來這次事件之前,直接謀劃玄武門之變,李超覺得事情成功性會很大。但經歷了楊文幹事件之後,再想謀劃玄武門之變,無疑難度將大大增加。
這不是一個好訊息,可此時他也無法指責李世民不聽勸。
“三郎,你之前不是有個玄武門計劃嗎,咱們就用這個計劃。趁著叔寶敬德他們都還在京,咱們早點發動。”
李超望著李世民,這孩子有點醉了,還有點急了。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,任何計劃,都得看時機的。
就算玄武門這個計劃還有可行性,但也不是現在。
眼下這個時候,李淵正緊緊的盯著李世民呢,他要敢弄出點什麼事情來,這不是自投羅網嗎?
“殿下,那個現在不是時候,我們剛錯過了最佳時機,得重新等待時機了。”
頂風做案,那是找死啊,李超還沒有活夠呢。
“那你再想想,還有沒有其它合適的計劃。”
李超頭疼,你當謀反宮變是去東西市逛街買東西呢。
本來就已經是困難難度的玄武門計劃,現在被李世民他們這麼一弄,成地獄模式了。
“我認為,先不要有任何動作,回京之後,殿下暫時韜光養晦,最起碼,也得先過了這陣風頭再說。”
“好,我聽你的。三郎,要是我上次聽你的勸就好了。哎!”
“殿下也不必如此,這次也確實很有機會,功敗垂成也是無法料到的。”李超安慰李世民。
“那好,這裡交給你了,我先回京去了。”李世民起身,又是聲長嘆。
李世民騎馬,帶著數十騎侍衛返回了京城。
上次離京之時,他意氣風發,豪情萬丈。可如今再回京,卻頹喪萬分。
入城,連家都不及進,李世民就前往皇宮。
太極殿。
李淵把三個嫡子都叫到一起,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。父子四人坐在一起,氣氛極為尷尬。
“你們兄弟三個一起喝杯酒,上次的事情就算過去了。以後,莫要再弄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,你們各安本份。”
李世民心在滴血,可卻還得打起笑臉。
他率先舉起酒杯,“大哥,我誤會你了,向你賠禮道歉!這杯酒,我先乾為敬。”
李建成嘴角抽了抽,也端起了酒杯,“都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,些許誤會,過去就好了,我也幹了。”
李元吉也舉杯。
“二郎啊,這次大過年的也讓你領兵出征,辛苦你了。現在凱旋,就多在家裡休息,朝中的事情,你就不用管了。尚書省交給裴寂他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