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身體肥胖了,若是過胖,就得減肥了,要不然,各種各樣的病都容易發。”
幾個宰相之中,蕭瑀和陳叔達年紀較大,而且地位高,條件好,年輕時一個是西梁皇子,一個是南陳皇子,如今又都是宰相,也算的上是養尊處優,加上是文官,也沒那麼多時間去鍛鍊,人過中年,便不免開始有了小肚子,身上也發了福。
“文遠,你看我們這算肥胖嗎?”蕭瑀問。
百姓一般把胖叫發福,那是因為一般的百姓根本沒有條件胖。繁重的體力,加上營養跟不上,因此窮人里根本就沒胖子。
只有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才會有胖子,生活好,勞作少,長的白白胖胖的,於是百姓羨慕的認為肥胖那是富貴人才有的,長胖也就叫發福了。
不過李超可是清楚的知道,肥胖可是很容易引起三高啊,糖尿病啊等等的,而如今的百姓,也確實把糖尿病、高血壓高血脂這類病,稱為富貴病的。
糖尿病在眼下叫消渴症,也是沒的治的,多數還是富貴人得的。
很多人得這些病,就是因為肥胖而引起的。
發福,富貴病,這些可不是什麼好事。
“蕭相、陳相,你們以後可得加強些鍛鍊了,還得注意飲食健康。比如說這種酥香蟹,你們以後就得少吃。多吃些清淡的欽食,少大酒大肉,尤其是得少油。當然,最重要的還是得鍛鍊,哪怕再忙,也得抽空練練身體,這樣自然就身體健康,長命百歲了。”
蕭瑀和陳叔達聽了,看著手裡的蟹,很是不捨啊。
李世民順便又抓了一隻吃,他還年輕,二十多歲,多年戎馬生活,身體正是最強健的時候。
長孫無忌也又抓起一隻,“我身體很好,還不操心這個,我替蕭相再吃一隻。”
房玄齡也笑道,“我也替陳相再吃一隻。”
太子一見,立馬又伸手去抓。
結果盤裡只剩下了最後一隻,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手碰到了一起。
李承乾看到是老爹,有些不甘心。
李世民的手也不縮回,斜眼看著李承乾。
父子倆僵持在那。
李超笑著道,“太子,你忘記孔融讓梨的故事了嗎?”
太子無奈的收回了手。
李世民非常滿意的拿起了那隻螃蟹,然後扯下了一條蟹鉗遞給承乾。
“承乾啊,不愧是朕的太子,有孝心,來,這個大鉗賜給你!”
“嗯,好吃。文遠啊,回頭再讓人抓點這個蟹啊,送進宮去,讓太上皇和皇后也償償。”
軟殼蟹不多,但田裡的小螃蟹還是很多的,這種蟹不如湖裡的大,但其實養一養,油炸的吃,也不錯,連殼一起嚼了,補鈣。
當然,小米蝦更好吃,小小的一個,青色的半透明,直接炒的吃,那叫一個鮮。
炒鱔魚段,烤稻花魚....
簡單卻又非常美味,飯後再來幾片冰西瓜,爽。
“文遠啊,想不到你那個肥能讓田地增產這麼多啊。”
“也不僅是一個肥,種水稻,保水是第一關鍵,然後就得肥好,再一個就是管理的好。我這裡的水稻,基本上都是精耕細作,如以前那樣粗放式耕種可不行,這種精耕法,一小戶人家,一夫一妻帶幾個孩子的人家,只能耕種十畝地,再多就耕不過來了。得花大量的精力在田間,施肥、保水、除草等等。”
房玄齡在一邊道,“但你的收成也高啊。雖然人力耗費大了,而且肥料方面也要增加些成本,但最終一畝能產五石,若加上種大豆和油菜還有養魚的收入,這一年下來,就算一戶人家只守著這十畝地,可也收成十分不錯啊。”
原來那種粗放式耕種,雖說一戶人家種百畝地。但一百畝地卻因為肥力不足,得輪耕,地分成三塊,每年輪休一塊。耕兩年休一年,實際上一百畝等於只有六七十畝地。而且因為肥力不足,也不可能種上三季作物,頂多是種一畝粟麥再種一季大豆或者蘿蔔這些,收成也遠不如李家的。
好點的地,一種能收兩三石粟麥,就非常不錯了。一般的,甚至只能畝收一石,甚至七八斗的。
這意味著,如果只是一般的田地,那種一年,糧食也只有六七十石而已。
而李家的莊戶,只種十畝地,一年也有五十石糧收穫,還沒算大豆和油菜以及魚的收穫呢。
這麼一算,種一百畝地居然跟種十畝地收成差不多!
這就非常的驚人了。
對於朝廷來說,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