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眼光,楊凌不是庸才,倒也值得俺們賣一把子氣力。
岳飛,張顯等人陪同著楊凌出了帳中,迎面便看見如此熱鬧的場景,楊凌上前問道,“諸位可是楊相公麾下白梃兵?”
人群之中走出一人,拱手見禮,“末將雷遠文,為白梃軍第七副指揮使,奉命前來聽候差遣。”
第四十五章 呈兵白溝河
楊凌道,“承蒙諸位仗義,某在此多謝,按照軍中職位,雷指揮使還在某之上,但此番受命,承蒙楊相公抬愛,賦予某全軍之權,但悉事均會與雷指揮使相商。”
雷遠文拱手道,“不敢,臨行之前楊將主說過,大事小情悉決於楊大人,某在此說一句,誰若不奉號令,衝撞楊大人,某的軍棍絕不輕饒。”
“雷指揮使請放心,俺們軍伍多年,豈會這些都不知曉,但凡楊大人一聲令下,俺們白梃兵絕對不惜此身。”當下便有一位白梃兵士卒上前說道。
雷遠文點了點頭,“三百白梃兵俱都在此,如何行事,楊大人示下吧。”
楊凌只是大聲的問道,“白梃軍的弟兄們,你們還有氣力嗎?”
“些許路程,某大氣都不曾喘一個!”
楊凌接著道,“那我們現在立刻拔營北渡,到了白溝河北,俺們再安營立寨,為你們接風。”
“直娘賊的,這楊大人行事果斷,倒是頗對俺老雷的脾胃。”雷遠文只是心中暗暗的啐了一口。
楊凌如今麾下五百餘人,行進之處,與數十人的差距頓時就顯現了出來,一應事物相當雜多,動作就不免就慢了些。
幸虧軍中還有輔軍,緇重可以慢慢跟上,而前面雷遠文便先領著百餘人渡過白溝河,先遠遠的將騎兵放了出去,確定沒有敵情。
白溝河河水不深,正是因為如此,一般騎馬涉河便能過去,但是緇重糧草,還有其他物什不能只靠馬馱。
所以確定好前路無憂之後,便開始下樁搭建浮橋。
這等事情,因為早就考慮到了,所以行事也特別快,
兵馬源源不斷的渡過白溝河,接下來瞻看地形,看何處最適合安營下寨。
軍隊背河而居,本就沒有退路,所以這個時候,擁有一個可以依託的營寨就顯得至關重要。
待到天黑之前,一頂頂營帳終於是升了起來,由於時間倉促,一時之間也難以修建寨牆工事,之能簡單的在營前放了一排推車稍稍算是一點阻礙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,為了安全起見,連夜晚也要將哨探放出去老遠,各種明哨暗哨都是齊全,好歹讓人有了一點安全感了。
楊凌所部本來就是成立不到數月的新軍,而白梃軍卻恰恰相反,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經歷過生死考驗的老兵,跟著他們,士卒是能迅速學到很多的生存之道。
夜間不得點篝火,但是仍有士兵聚在一起,其中白梃兵的嗓門便是最大,不斷的吹噓著當年如何如何殺了多少西賊。
沒到關鍵之處,總能招來一陣陣歡呼和驚歎。
如此夜裡,還是有人早早睡去,營中呼嚕之聲震天而響。
這些人白天累得狠了,即便環境不是如何好,依舊是倒地就睡,否則明日恐怕片刻力氣都擠不出來一點兒。
此時此刻,楊凌營中卻也是剛剛入睡,三百白梃兵終於是融入了自己這個團體之中,不過還需要磨合。
今日事情算是最多的了,一番安排撿練下來,楊凌總是等到最後妥貼之後才回到營中。
這些時日以來,岳飛的氣質也被磨礪得愈發的成熟,軍中上下,若不是他在幫著楊凌分擔,恐怕楊凌只得撒手,掛印離去。
這夜,易州城中,蕭餘慶也只是剛剛閤眼,外間親信便稱有要事稟報,起初蕭餘慶也是有些惱怒,什麼事情現在就要非辦不可?
看了雞毛信件之後,蕭餘慶的臉上頓時變得很是精彩。
大石林牙竟然要求易州城出兵,誠然,林牙走時確實是交給了他三百契丹親軍。
而所謂易州城中也有他四百本部奚族部族軍。
其他的便是燕地漢人兵馬,易州城中的漢人將領便是趙鶴壽,也只有六七百之數而已,此人乃是郭藥師部曲,不可不防。
所以接到了大石林牙的信件,蕭餘慶便做好了佈署,自家本部奚族軍馬留守易州,耶律大石親軍和趙鶴壽人馬合兵一處,共計千人,掃數盡出。
想必如此,便能給足宋人壓力。
趙鶴壽和甄五臣一樣,都是怨軍出身,後來蕭干將怨軍打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