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
親,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
第16部分

然而,這家公司的開門紅業績卻成了曇花一現。公司頭三年發展得如火如荼,但這種情況並沒能持續下去,業績逐年下滑,最終公司遭遇破產。

神奇科技公司的最終命運,是開始時所有人根本無法想象的,因為最初發展時期它的業務每年都翻番。第二年中期公司的銷售很旺盛,訂單積壓越來越多。甚至在公司不斷增加生產能力的情況下(建更多的工廠,增加倒班工作的班次,新增更先進的技術裝置),還是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。這導致發貨時間出現一些延遲。公司開始的承諾是8星期到貨,延遲出現之後,也曾想努力回到這個承諾標準上。但是公司的高管層卻以一種高傲的語氣告訴投資者:“我們的電腦如此優秀,一些顧客願意等上14周。我們知道這個延遲是個問題,也正在設法解決,但不管怎樣延遲,他們還是很高興能收到我們的電腦,而且收到貨時還是非常喜歡的。”

高管層也知道必須擴大產能。經過6個月的研究,在工廠從一班工作制變為兩班倒工作之後,他們又決定舉債建設新廠。為了確保增長勢頭,他們把收入的大部分都直接投入到市場促銷工作之中。由於公司只透過直銷團隊營銷產品,這就意味著要僱用和培訓更多的營銷人員。公司到了第三年,營銷團隊人數翻了一番。

然而,儘管有這些努力,到第三年年底,公司的銷售量卻開始下降了。到第四年中期,銷售量下降到了危機的水平。至此,公司的營銷曲線如下圖所示。

這時,公司新建的工廠完工了。負責製造的副總裁說:“我們僱了這麼多人,現在該怎麼辦?”高管層開始感到恐慌,剛剛花那麼多錢建了新廠,不知道該怎麼向投資者解釋。當時在場的每個人都同時轉過身來,看著一個人:市場營銷副總裁。

市場營銷副總裁當時已經是公司的明星人物,這也並不令人吃驚—他的營銷團隊一直以來的業績如此輝煌,他曾指望得到進一步升遷。而現在銷售量下滑,為扭轉這個局面,他面臨著很大的壓力。所以,他採取了最顯而易見的措施:召開一系列強勢促銷會議,目標只有一個:“促銷!促銷!促銷!”他開除了業績差的營銷人員,增加了銷售激勵措施和額度,釋出了特別折扣計劃,還製作了新的促銷廣告,並使用了對公司計算機產品的新的鼓動性描述。

第7章 是自我侷限,還是自我持續地增長(2)

而銷售量也確實回升了。市場營銷副總裁又成為英雄,受到大家歡呼。他成為重生的激勵者,在應對危局中擔當了重任。神奇科技公司又迎來了喜人的局面,訂單迅速回升了。但不久又開始出現訂單積壓。一年以後,發貨時間又開始出現延遲—先是到10周,後來又到12周,最後到了16周。於是,增加產能的問題再一次進入公司議事日程。但是,因為有了上一次被動局面的教訓,高管層這次就變得很謹慎。不過,建設新廠的動議後來還是得到透過。然而,批准建設新廠的簽字墨跡未乾,新一輪的銷售下滑危機又開始了。這次的下滑十分嚴重,以至於市場營銷副總裁被革了職。

以後幾年中,一連串的市場營銷副總裁輪流上崗,但每次的結果都和以前一樣:營銷的高增長總是曇花一現,接下來就是低增長或零增長。這個模式正如下圖所示。

公司雖然進入了緩慢的發展期,但從未能達到其增長潛力。後來,公司高管們開始擔心,怕別的公司會開發出競爭產品,於是開始狂熱地從事未經深思熟慮的產品改進工作,同時還不斷強勢促銷產品。但公司再也沒有達到最初的增長率。原來的“神奇”消失了,公司逐漸走向了消亡。

公司的CEO最後一次對他的高管團隊說了下面的話:“在目前的條件下,我們做得很不錯了。但是,市場需求還是不夠。很明顯,市場很有限—這只是個縫隙市場,而我們已經有效地滿足了它的需求。”

神奇科技公司的故事沒什麼新奇的。每十家新建公司中平均要有五家會在五年內消失,有四家會存活到第十年,只有三家會堅持到第十五年。2當一家公司倒閉時,人們總會指出具體的事件,把它解釋成失敗的“原因”:產品問題、經理人無能、關鍵人物走掉了、始料不及的激烈競爭,或者市場交易量下滑。但是,導致不可持續增長的深層系統性原因,卻往往不被人注意。系統基本模式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類原因,而且在許多情況下,可以幫助制定成功的應對策略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神奇科技公司的產品及其市場潛力,本可以支援許多年,而不止是兩三年的強勁增長。

神奇科技公司的經理們看不到公司業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