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接管。這事老夫做主了,就由你們突厥兵先暫時接管一下吧,等到老夫把長安的事情解決了,你們再回折柳去。冬天不好走,所以你們到了高句麗後,就在那裡過冬吧”
王平安道:“這,不妥吧?由誰去接管高句麗的土地,應該由皇上決定,朝中大臣們商議,舅父大人這樣就決定了,怕是會引起皇上的不滿啊”
長孫無忌哼了聲,道:“皇上的後宮起火,他自顧不暇,哪還有心情管高句麗的事。再說,就算由朝中大臣們商議,只要老夫回去了,你猜猜他們會怎麼商議?”
王平安乾笑兩聲,不再說話,也沒啥好說的了,長孫無忌認為他一回到長安,啥事情就都能解決,那就由他這麼認為唄,自己也管不了,也沒法管。
阿史那奇缽兒聽到這個,頓時就開心了,他道:“長孫相爺,要是這樣的話,那小王可就謝謝您了。您放心,如果您回到長安後,要是解決事情時,不太順手,小王定然在高句麗聲援您,妖娥子啥的,誰說也不好使,可只您一紙書信送來,那小王的妖娥子立馬兒消停,給足您的面子”
長孫無忌笑了笑,道:“好,你有這份孝心就好,老夫就放心了”
如果有阿史那奇缽兒在外聲援,皇帝李治在衡量武媚娘和長孫無忌的份量時,定會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的,畢竟十萬突厥大軍要是不安份,對大唐的邊境是很有危害的,而長孫無忌要是能輕鬆解決這個事情,那李治就算是再不願意,也得壓住武媚娘,如此一來,長孫無忌對這個妖女的戰鬥,就好打得多了。
這時候,歐陽兄弟他們已經把李恪的屍體搬了出去,妥善處理了。王平安看著地毯上的那一大灘血跡,說道:“舅父大人,咱們現在就去營州,把車正賢給掌握住啊?”
長孫無忌微微一愣,隨即反應過來,那個車正賢就是高句麗派來投降的使者。他點頭道:“事情宜早不宜遲,趁李恪死掉的訊息,還沒有傳到營州,咱們先去把局勢穩定下來。大軍就不用全帶去了,挑出幾千武藝高強的兵將,跟著老夫去除掉李恪的黨羽,還有把史愛國也給抓起來,免得他和長安的史義府眉來眼去的。”
王平安答應一聲,他沒有叫阿史那奇缽兒派兵,而是叫上自己的三千侍衛,正好帶他們去除掉李恪的人,順便就當練兵了,沒見過血的兵將,可是不好用的
防採集( )
第九百零五章 把持住營州
王平安把侍衛一點齊,長孫無忌立即帶王平安和侍衛團,上馬趕往營州,此時已是後半夜了,四十里的距離,對於騎兵來講,並不算遠,也就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,侍衛團就把營州南門給堵上了,一千五百名侍衛在南門下列隊,而剩下的三個團的兵力,則分散開,去其它三個門堵著,以防止李恪的黨羽逃走。
長孫無忌下令,他對各個團的校尉說道:“進去之後,其中一個團跟在老夫的身邊,我們去李恪的住所,把高句麗的使者控制住,然後老夫會下令,說奉了李恪的王命,讓他手下的人都集結起來,說要給他們賞賜,忙乎下來,估計那時天就快亮了,剩下的兩個團把住街口,把李恪的手下全部除掉,不要活口。你們把持好南門方向,不要讓李恪餘黨從南面逃,那些漏網之魚逃往別的三個門,自然有人收拾他們,明白嗎?”
校尉們沒吱聲,長孫無忌說的戰術很簡單,不過是關門打狗,如有逃走的狗,則由戰友們去解決罷了,這麼簡單的戰術他們當然明白。可關鍵是他們是王平安的侍衛,並不是長孫無忌的侍衛,王平安不發話,長孫無忌的一切命令,他們是都不用聽的
校尉們一起看向王平安。王平安心想:“你們這麼看我,豈不是讓長孫無忌起疑,以為我發展私人武裝呢,他會對我不滿的。”
王平安道趕緊給長孫無忌找了個臺階,他道:“舅父大人,他們是剛招來的新兵,連將令都沒學全呢,而且各地口音都有,你說的話有長安口音,他們聽不懂的,都是些下里巴人。”
王平安在口音里加上些雲州的味道,把長孫無忌剛才說的話又說了一遍,最後問道:“長孫相爺的命令,你們聽明白沒有”
校尉們一起大聲道:“聽明白了。”聲音整齊劃一,別看是新兵,可他們都是些早就有本事的人,而且留在王平安身邊的三個團,一個是老團,兩個是最厲害的團,幾乎沒有人是真正的菜鳥,哪可能連將令都聽不懂。
有了臺階,長孫無忌順勢就下了,現在正是用得著王平安的地方,他發展私人武裝,雖然犯忌,可現在卻不是追究的時候,相反王平安的力量越大,短時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