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絕域,又是血戰合川守捉,現在又去偷襲石堡,沒完沒了。
在益州時,她見李昂整個人掉在錢眼裡,還勸他說什麼男兒大丈夫,當為國效忠,建功立業……
而此刻,她有的只是無限的擔心,不圖他立什麼功勞,只望他能平平安安,早日回來。
“讓開!快讓開!讓這位小娘子先進城!”
前面突然有守城計程車兵大聲喝斥起來,擠在城門洞裡的人不幹了,紛紛嚷道:“憑什麼呀?憑什麼讓她一個小女子先入城?”
“就是,我們先不行嗎?”
柳三寶拿著長槍一邊驅趕人群,一邊斥道:“憑什麼?你們問憑什麼?就憑她是李探花未過門的妻子。李探花在隴右出生入死,連破吐蕃,現在又奪回石堡,有本事你們去試試,讓開!聽到沒有!”
聽到這,楊男才意識到守城計程車卒是在為她開路,頓時有些不自在起來。
擁擠的人群一聽說她是李探花未過門的妻子,再沒有人頂嘴,包括那些打獵歸來的貴家公子,都紛紛讓向一邊,請楊男先行。
本來擁塞不堪的城門和街道,竟迅速讓出了一條通道來,人們望著楊男,紛紛向她道賀。
楊男第一次享受到這公主一般的待遇,人們尊敬的目光,熱情的道賀聲,讓一向聰明的她竟不知說什麼好。
李昂在隴右浴血疆場,那似乎是很遙遠的事,但她這個未過門的妻子在長安卻享受到這樣的優待,楊男心裡暖暖的,甚至有些想哭。
她下馬來,向讓路的人群拜謝,人們紛紛說道:“小娘子折煞我等了,李探花為了大唐出生入死,是我大唐的英雄,我等給小娘子讓路是應該的。”
“是啊,小娘子快回家報喜吧!”
“方才是我等有眼無珠,還請小娘子見諒,小娘子快回家報喜去吧!”
在人們勸說聲中,在萬千雙目光注視下,楊男施完禮,上馬回家,一路上,人們總是主動的給她讓道,一路行去,無數的道賀聲此起彼落,讓楊男心情一直難以平靜下來,好不容易回到自家大門前,來道賀的街坊鄰里早已擠滿了楊家門庭。
她母親正在招呼著左鄰右舍的人,見她回來,一臉喜色的迎上來,說道:“雁奴,你聽說隴右的捷報了吧?娘已經差人往兵部去打聽具體的訊息去了。”
楊男點了點頭,具體的情況她也還不得而知,只聽報捷的信使喊什麼“李探花輕騎破石堡,扭轉戰局,王大使重兵破吐蕃,殲敵兩萬……”
回想起這話,她突然感覺到不對,不及和自己的母親多說,立即對家中的小廝吩咐道:“快!快去刑部尚書府,請公孫小郎君立即過府一趟,快去!你就說我有急事相商,快去!”
在楊男的催促下,家中小廝連忙趕往刑部尚書府。
沒過多久,公孫靖宇就跟著楊家的小廝趕到楊府,楊男讓人把他從側門引到花廳。
“恭喜嫂子,賀喜嫂子,我大哥他又立新功,太好了!”公孫靖宇喜形於色,進門就施禮道賀。
“小郎君不必多禮,你快請坐,我有話要說。”
“哎,大嫂,你就算不肯叫我二叔,直接叫我名字也行,叫什麼小郎君豈不見外……。”公孫宇靖說到一半,才發現楊男神情不對,連忙改口道,“大嫂,不會出了什麼事吧,我大哥往隴右前,我可是向他保證過,不管什麼事,嫂子你說就是。”
楊男向他拜了一拜說道:“還是你大哥的事,這回他恐怕會有大麻煩,石堡之戰,本是董延光在指揮,但報捷的信使卻說是你大哥輕騎破石堡,扭轉了敗局,報捷的信使總不會亂喊,我雖然還不清楚具體的情況,但只要你大哥他襲取石堡,扭轉敗局的事情屬實,就一定會有大麻煩。”
“嫂子,怎麼會呢?石堡可是聖上下旨攻打的,我大哥他奪取了石堡,理應封侯拜相才是,怎麼會有麻煩?”
“董延光攻打石堡,是李林甫用來對付王忠嗣和太子的一步棋,現在你大哥壞了李林甫的好事,李林甫豈會放過他?”
“嫂子,我大哥現在可是有奪取石堡的大功在身,怕什麼?”
楊男嘆道:“如今朝堂之上,李林甫可謂是隻手遮天,再大的功勞,也擋不住滿朝官員的惡意中傷。你想想,古往今來,有多少功臣死於讒言之下?”
“嫂子,那怎麼辦?”
***
政事堂裡,李林甫剛聽說隴右大捷時,還以為是董延光拿下了石堡,不禁大喜。
事前他已經做到了兩個預案,不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