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
親,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
第60部分

經過此事,李昂覺得很有必要,讓自己變為士的階層,這可不光是為了別人瞧得起,還可以享受很多實實在在的特權呢。

比如《唐律疏議》上就明確規定,九品以上的官員及其家屬,犯流罪以下可拿以銅贖罪。普通的老百姓就沒有這樣的權力。

要想享受這樣的特權,就必須做官。要做官,科舉是一條路子。

大唐有資格參加科舉的考生主要有兩個來源:一是生徒,二是鄉貢。

生徒:由中央地方官學,經過規定的學業考試,選送到尚書審應試的稱為生徒。

鄉貢:不由館學學成的人,自己在周縣報考的,經周縣考試合格選送的。

報考時間是在每年仲冬,考生會集京師,到禮部、戶部遞交履歷和推薦書,辦妥應試手續。第二年二月初春,考生赴尚書省禮部貢院應試。

明經、進士考試分三場進行,每場一日。考試合格後,分等級給予及第、出身的資格。秀才、明經、進士。

到此,便有做官的資格了。李昂琢磨著,自己要不要弄個鄉貢,然後層層考上去。現在的教試,主要是教五經要義,尤重詩詞歌賦。

自己把五經抄它十遍,甚至一百遍,熟悉一個經義。

在詩歌方面,應該是可以作弊的。大唐的科舉還非常寬鬆,不像宋代之後那樣嚴禁考官與考生在考試前接觸。

相反,考生在考試前可以把自己的詩詞整理成冊,先交給主考官看,或是請京中名流或權貴品評,通常還沒有開始考試,狀元、榜眼、探花就已經內定好了。

比如王維,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,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,並與岐王交好。

當年考試,有一個叫張九皋的人,使人走通了九公主的後門,九公主曾授意京兆試官,要以張九皋為頭名。

王維同岐王商量,希望得到歧王推薦。但歧王權勢哪裡比得上公主,於是只好帶王維去遊說九公主。

王維為皙白少年,風姿俊美,加上確實才學不凡,得到九公主常識,最終奪得狀元。

還有就是白居易,進京趕考時,去拜見當時京中名流顧況,就是那位與宮女紅葉傳情的大詩人;

白居易把自己的詩集交顧況,顧況見了他的名字,戲之曰:“長安物貴,居大不易。”

及讀至原上草雲: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顧況不禁嘆曰:“有句如此,居亦何難?老夫前言戲之耳。

白居易因此名聲大振,當年就得以金榜題名。

這兩則故事都說明一個道理,大唐的狀元不是考出來的,而詩歌做得好壞非常關鍵。

在這種情況下,李昂覺得自己只要熟讀五經,詩歌嘛,抄老太白兄幾首充充景,反正都姓李,本是一家,再利用公孫靖宇的關係走走李林甫的後門,狀元不說,弄個把進士還是有希望的。

當然,第一步,首先得成為鄉貢。這個得回戶籍所在地犀浦縣弄才行。然後要透過縣試,州試。

縣試得走馬清泉的關係,州試有益州錄事參軍周亮的關係在,應該也有機會透過。過了州試,咱就是舉人了。

李昂就此暗暗決定,將此事提上日程表。

離開縣學後,李昂和伍軒打馬回公司總部。

見他走得急,伍軒忍不住問道:“老闆,可是有事要辦?”

“嗯,我要趕回去抄書,你老闆我要抄出個進士來。”

伍軒瞬間被雷到了,這是在說夢話吧,誰聽說過抄書能抄出個進士來的。

“老闆,要不要去看看郎中?”

“嗯?”

伍軒見李昂臉色不善,不敢再懷疑他是不是在縣學裡受到了刺激。不過轉念一想,很多不可能的事在李昂身上都變成了現實,指不定他真能靠抄書抄出個進士來。於是改口道:“老闆,屬下看您鬥志昂揚,想必一定是準備大抄特抄,要不要買個侍墨的丫頭呢?”

“下次回成都再說吧,火井這樣的小縣城,能買到什麼有素質的丫頭。”

李昂剛說完,旁邊一輛車子裡,突然出一個女人柔宛的聲音:“李郎,奴願每日在旁添香侍墨,不知李郎可願收留?”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PS:求訂閱啊,各位親,沒有訂閱,碼字真心沒勁頭,訂閱收入,是俺一日三餐的唯一保證,總不能餓著肚子碼字啊。真心求訂閱。

。(未完待續。)

第0115章初夏的道觀

李昂轉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