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他這個樣子明顯一看就是唐人啊,去了其他地方,那些諸侯王肯收留他才怪。
而且,他活著就是為了報仇,可如今自己一敗塗地,還如何報仇?
絕望,失落。
李慕白一聲長嘆:“罷了,罷了,老天不幫我,我又能奈何?今生這仇是報不成了,來生,我定要唐舟血債血償。”
說完,漢王拔刀自盡,他並不希望倭國的切腹自盡,他覺得那是窩囊人的行為,抹脖子是更加附和他們大唐的方式。
他雖然在這裡當漢王,但他卻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過倭國人,他一直都把自己當成了唐人,他只是要利用倭國的勢力而已。
李慕白死了,這是他唯一的選擇,不然等見了唐舟,也不過自取其辱罷了。
第2101章 倭國計
漢王死了。
這個訊息很快在風王城傳開。
訊息傳開的時候,唐舟還正領著兵馬跟那些倭國武士廝殺,他沒有想到漢王竟然會自殺,他未免也太玻璃心了一點。
不過也好。
漢王死了,這些倭國武士軍心潰散,要殺他們就更容易了。
唐軍很快結束了戰鬥,在除去那些倭國武士之後,唐舟領兵來到了王宮。
進得王宮,唐舟便看到了漢王的屍體,看到漢王屍體的時候,唐舟很震驚,馬青等人也是。
“侯爺,他……他不是李慕白嗎,他……怎麼是倭國的漢王?”
唐舟苦笑搖頭,雖然沒有見到活著的李慕白,但是當他看到李慕白屍體的時候,怎麼回事他多多少少已經猜出了一些。
李慕白當年從大唐逃到了海上,肯定是漂流到了這裡,而以李慕白的本事,要想崛起,並非難事。
只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,大唐年間,倭國跟大唐發生的第一次戰爭,竟然是因為一個唐人導致的。
唐舟不排除,如果沒有海上一郎對新羅的協助,他可能並不會來攻打倭國,正是因為看到了倭國的危害,他才有了這個心思的。
“李慕白啊,李慕白,真不知道你這麼做是對的還是錯的。”
如果沒有李慕白,唐舟便不可能領兵來攻打倭國,如此,歷史也許會沿著原有的軌跡行進,可如今因為李慕白的這個舉動,讓他大唐先行對倭國動手了。
以如今的情況來看,倭國怕是難逃厄運。
“將他的屍體處理掉。”
很快有人將李慕白的屍體抬了下去,這個時候,馬青問道:“侯爺,接下來我們是否對九州島用兵?”
唐舟搖搖頭:“時天已寒,海水結冰,並不利於我們的船隻航行,如今已經破了四國島,我們不妨先在這裡養精蓄銳,等開春之後,再行席捲倭國。”
馬青頷首應下,接著便開始去做一些準備工作。
而就在唐舟他們在四國島做這些事情的時候,倭國其他地方的諸侯卻是有點慌了。
漢王死了,大唐好像並沒有就此罷休的意思,開春之後,怕是要繼續對他們用兵了,他們連漢王都不是對手,更別說大唐了。
如此,他們這些諸侯王又怎麼可能不緊張擔憂?
在寒冷的天氣裡,這些諸侯王不約而同的來到了京都,面見他們的天皇。
以前,他們從來沒有把天皇放在眼裡過,只是把他當成了一個擺設,誰都不去動他,因為誰動他,其他人就會對他動手。
如今,有些事情,只怕非他們天皇不可了。
來到京都之後,天皇在皇宮召見了他們。
“諸位王爺來此,可是有什麼事情?”
“天皇陛下,大唐這般對我倭國用兵,只怕用不了多久,就要把我們倭國給滅了,如何做,還請天皇示意。”
“是啊,不管怎麼樣,必須確保我倭國長存才行,還請天皇示意。”
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著,天皇自然也清楚如今倭國的情況,雖然大唐沒有繼續用兵,但他們也沒有離開,而且在四國島還很積極備戰,這些都足以表明,大唐的野心不只是四國島而已。
思慮片刻之後,天皇說道:“大唐對我們倭國用兵,主要原因還是漢王驚擾了大唐,我看不如這樣吧,派使臣去四國島見大唐的那個什麼唐舟,跟他們大唐談判,只要他們大唐肯退兵,我倭國願意賠錢,願意對大唐俯首稱臣,他們提出的任何條件,只要可以接受,我們都接受了,諸位王爺覺得怎麼樣?”
這是天皇覺得最好的辦法了,他覺得大唐此來,一為報仇,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