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,李賢更關注趙國山父子兩人。
如何評價、甚至處置兩人,李元明最有發言權,“少爺,趙國山和趙友丹兩人,都曾經是割據一方的偽王,兩人必然不會心甘情願的寄人籬下。最好的方式就是……永絕後患!”
李賢聽了這建議是毛骨悚然,“李元明,趙國山父子兩人可曾對不起你?”
“沒有!”
“既然如此,你為何不顧過去的情誼,竟要永絕後患?”
李元明面色肅然,“少爺,謀士信條,食君祿、忠君事。三心二意,不是謀士做事的風格,也沒有人會喜歡一個三心二意的謀士。
文士治國,小錯無傷大雅。
謀士則大多與軍事、政策相關,一著不慎滿盤皆輸,一步踏錯萬劫不復。所以,我們只能一心一意的做事。
而我對趙國山已經仁盡義至,至少在他最後的時刻,我依舊沒有捨棄他、甚至依舊為他出生入死。我問心無愧。
現在為少爺做事,那我也依舊需要做到問心無愧。
其實,我們有自己的理想,為了這個理想,我們無懼刀山火海。縱使千夫所指、遺臭萬年,也在所不惜。”
李賢轉頭看向旁邊的許仁,發現許仁沒有任何表示,甚至還有一點點贊同。
李賢深吸一口氣,忽然明白了,謀士、也是一群瘋子!一群有理想、有頭腦、有追求、有原則的瘋子!
“我敬重謀士的精神,是我失禮了。那麼你認為如何處置趙國山父子兩人?總不能毫無緣由的殺掉吧。”(未完待續。)
第一六八章 天發殺機
(第二更)
如何處置趙國山兩人?還能處置的滴水不漏、不引起別人的反感?李賢想不出辦法。
李元明眼都不眨,計謀脫口而出:“簡單,三個字:事上見!給他們安排一點事情,做好了就升遷,做不好……殺!
事情呢,多半是做不好的。
暫時最容易出事的,就是財務、商務等方面。讓他們兩人去負責;見到他們貪汙,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等貪汙到了人人怨憤的時候,就是他們的死期。
那時,少爺殺他們,天經地義!甚至會有無數人拍手稱快,也會讚揚少爺的包容和趙國山父子兩人的不識大體。
我認為,讓他們父子兩人全權負責蔡國方面的傾銷計劃最合適了。”
“好!”李賢毫不猶豫的答應了;這一路走來,李賢也漸漸成熟,不僅見得多了,自己也是數次遭遇危險。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:有時候,就要心狠手辣!反正這趙國山父子兩人也不是什麼好人,那一幫妻妾就足以說明一切。巧取豪奪、欺男霸女的事情肯定不少。
確定了趙國山父子兩人的命運後,許仁開口了:“少爺,我們先前將太子得罪的太狠,現在必須要防止呂梁郡反噬。所以,絕對不能讓呂梁郡發展起來。”
“很簡單,傾銷!紡織傾銷,鋼鐵傾銷,奢侈品傾銷;另外高價購買他們的糧食、購買紡織原料,讓他們的百姓看到,只有生產糧食、紡織原料等才能掙錢。如此,就能摧毀呂梁郡的工業、手工業上的發展,把呂梁郡當成我們的第二糧食產地。
大概意思就是這些了,細節嗎,先生負責就好了。”
事情就這樣愉快的定下來,一連串計劃就開始展開。
首先,李元明則找到趙國山父子,說給這父子兩人討了一個肥差,還囑咐兩人一定不要貪汙等等,然後將興高采烈的父子兩人打發走了。可憐兩父子,還不知道已經被賣了!
鐘山郡造反之後,大夏國就暫時恢復了平靜,但誰都明白,這是暴風雨之前最後的寧靜!只等皇帝陛下駕崩後,大夏國就會徹底混亂!
同時,大夏國四周的國家,也都摩拳擦掌,就準備趁機從大夏國身上撕下一塊肥肉。
蔡國雖說五年內不能插手大夏國,但誰都明白,蔡國有太多太多的方法能越過這個誓言。比如先前鐘山郡就是例子。
時間一天天過去,轉眼就是一個月時間,大夏國內平靜的讓人心悸。這不是陽光下的平和,而是黑夜下的死寂。
又一天,李賢起床後,自然的看向東方,但忽然愣住了。就見整個天空,似乎都有一層若隱若現的“紅色薄紗”浮動。這些薄紗不似一般的浮雲、或者是霧氣,而是好像一層薄紗、飄飄灑灑、在高空起伏,聚而不散。
一種濃濃的壓抑氣息,撲面而來。
這是什麼情況!
如此情景讓李賢內心不安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