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外的寺廟裡祈福去了,現在你回來了,爹爹和你大伯下午的時候就去接她回府,算算時間,他們也差不多回來了。”
媳婦見婆婆難免會緊張,寧夏拉著她的手晃了晃,說道:“娘你放心,女兒和娘您一樣,都是人見人愛,花見花開,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。”說著,她從床上撿了一件兒青綠色的小褂舉在身前,笑道:“娘,今晚就穿這件兒。”
“好!”夏玉荷把寧夏穿戴好後,又急急的打扮自己去了,寧夏在一邊做著小參謀,替她選好首飾和衣服,看著夏玉荷不失端莊又帶著點兒年輕的小俏皮樣子,寧夏對著孃親直豎大拇指,母女倆出屋,見夏芸溪和寧珊珊也收拾妥當,幾人便坐在廳裡等著丫鬟的傳話。
夏芸溪挺直了小腰,有些坐立不安,她是頭一次見到姑姑如此的無措,不由的心裡面對那個未曾蒙面的祖母產生了畏懼的心理,而寧珊珊的忐忑就更不用說了,低垂著腦袋,兩根手指不停的絞著。
寧夏坐在兩個孩子中間,見兩人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表情,便一手一個牽住了他們的手,小聲的勸道:“別怕,祖母她就像是李媽一樣,是咱們的長輩。”
像李媽一樣?兩個孩子不約而同的看向了李媽,那張慈祥的老臉確實消除了他們的一些不安,又等了片刻,前院兒就派人來通知,老夫人已經回府。夏玉荷便領著幾人跟在丫鬟的後面趕了過去。
56、拜見祖母
()寧家的老宅也是有些規模,出了西院兒,走過幾個迴廊,才來到府內的正房大院,大廳裡寧家兩兄弟才扶著老夫人坐下,一個小丫鬟便踩著碎步前來報信,說是二夫人已到了門口。
夏玉荷帶著李媽領著三個女娃剛跨進大門檻兒,就聽大堂裡一老婦爽朗的大笑道:“哪個是我的小孫女兒啊,快過來讓奶奶好生的瞧瞧!”
夏玉荷輕輕的拍拍寧夏的後背,小人兒會意,便小跑著直奔坐在堂首的一素衣老婦的懷裡,仰著小臉兒甜甜的說道:“夏兒見過祖母。”
“呵呵,真乖!”老夫人把小人兒抱在了膝上,藉著燈光細細的打量的寧夏的模樣,長繭的手指劃過寧夏的五官,老人家失神了一陣,喃喃的說道:“真像啊!”
老夫人的聲音雖小,但鑑於兩人之間的距離,寧夏還是聽到了老人的輕嘆,可她知趣的沒有追問下去,歪著小頭,乖乖的問道:“祖母,您說什麼?”
老夫人方才回過神來,異常溫柔的撫摸的寧夏的頭髮,但笑不語,老人的心裡藏著個秘密,那是和比她小兩歲的妹妹有關,妹妹也是這般的瘦瘦小小,惹人憐愛,可惜那時她被嫉妒矇蔽了心智,對於她的感情除了厭惡還是厭惡,終於在一次爭吵過後,她扔下妹妹一人,獨自生著悶氣,直到天黑回家才知道妹妹出了事。
幾十年間,妹妹的死一直是她心間抹不去的陰影,此時見到了寧夏,似乎勾起了她所有的愧疚與心疼。
寧夏也看出祖母的目光雖落在自己的身上,卻是在尋找另一個人的影子,她不介意祖母的移情,最重要的是老人對那人的感情是寵愛而全無惡意。寧夏知道自己沾了那人的光,便笑得越發的可愛,只希望給老夫人留下一個完美的印象。
底下的幾個大人並未察覺出母親的異樣,只當老人很喜愛自己的孫女,夏玉荷尤為欣慰,躊躇了半天,她還是起身走到了老夫人的跟前,叫了聲:“娘!”
見老夫人抬頭,夏玉荷忙屈膝行以大禮,說道:“兒媳不孝,這些年來,都不曾在娘身邊盡過孝心,請娘原諒。”
老夫人擺了擺手,笑道:“呵呵,好啦玉荷,這幾年來這一大一小就夠你忙的了,我老骨頭還算硬實,你現在回來盡孝也不晚,所以,快起身,我可不想我的小孫女怪我這個奶奶不講情面。”
“兒媳謝過娘!”夏玉荷欣喜的站起身來,婆媳倆相視一笑,似乎真放下來了過往的一切,老夫人一瞥站在一邊的兩個孩子,問道:“那兩個娃娃是誰家的孩子啊?”
夏玉荷朝兩人招招手,夏芸溪和寧珊珊忙跑了過去,夏玉荷指著粉衣的夏芸溪,面上帶著一絲試探,小心的說道:“這是玉青的孩子。”
“青丫頭……”老夫人看清了來人,不覺得開口叫出了那人的名字,座下的寧學武也是緊盯著夏芸溪,晃了心神。
夏芸溪顯然並不知道眾人的想法,只道他們把自己認成了別人,不高興的撅著小嘴兒,說道:“我不是青丫頭,我叫夏芸溪!”
小丫頭清亮的嗓音讓出神的大人回到了現實,寧學武忙端起茶杯,似是掩飾著自己的失態,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