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息傳來,溫僖貴妃直接暈了過去。等到醒來時,她一疊聲的說著自己身子骨差。此後雖然強撐著主持選秀之事,但她明顯沒了以往的熱情。
經此一事,一直忙活著的宜妃也淡了許多。安下心來,她開始做第二手準備。瑣碎的事物,終於讓她從喪子的悲痛中走了出來。不過對於永和宮那邊,她卻是一刻都沒有鬆懈過。
一個月後聖駕回鑾,跌破眾人眼鏡的,康熙把郭絡羅氏指給了八阿哥。良貴人被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暈了,太子則是繃緊了神經。八弟是惠妃養大的,從來與大阿哥沆瀣一氣,皇阿瑪此舉究竟意欲為何?
董鄂氏指婚九阿哥,對這個結果宜妃也算滿意,怎麼著董鄂氏都算大族。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十二阿哥,則是得了富察家的女兒為嫡福晉,據說聽到後蘇麻喇姑拜了好幾日的佛。
選秀結果,可以說是皆大歡喜。忙著給兒子指嫡福晉,康熙也就懶得管其他兒子院裡的事了。烏雅氏有心無力,所以四爺院裡還是一個人都沒進。
緊接下來禮部忙活起來,這麼多年禮部也早就習慣了。年前熱熱鬧鬧的,四位皇子成了家。而此時康熙的一道命令,在朝野上下掀起了軒然大波,他圈了四塊地皮,命內務府以親王的規格建造府邸。
第七十一章
能位居高官的人都不是傻子,康熙此舉一出;朝野上下基本猜出了其用意。
皇上這是要封爵位了;再瞅一眼府邸的數量,眾人心裡早已門兒清。對此多數成年皇子是喜悅的,尤其是大阿哥。他年齡最大;這兩年大清戰事多,他也算是戰功赫赫,有了自己的嫡系。
在宮裡規行矩步的;能搬出去自己做主,大家都很高興。
當然也有人不高興,皇子們的生母們大多捨不得。不過為了兒子的前程,她們也忍下來了。單純不高興的;當屬太子胤礽。
作為太子;沒有封王封爵一說。康熙不死,太子就是他的最高等級。而現在,兄弟們一個個的都要進爵位了,他卻還在原地踏步。這還不算最糟糕的,皇阿瑪如今春秋鼎盛,他在這個位置真是不敢多行一步。
心煩之下的胤礽,雖然儘量忍耐,但還是露出一股焦灼的情緒。
康熙最是疼愛太子,釋出這道旨意後,父子倆趁著晚膳的空當促膝長談。到最後胤礽感激涕零,伏在皇阿瑪膝頭痛哭流涕。
“皇阿瑪,您不知道準噶爾那邊的訊息傳回來後,兒子有多擔心。大清不能沒有您,兒子也不能沒有您教導啊。”
先前出征圍剿噶爾丹時,康熙曾被準噶爾主力困在城池中。當時訊息傳出來,太子卻並未出兵救援,這一直是康熙心中的一根刺。現在看到伏在他膝頭的太子,都二十多歲的人了,卻哭得像個孩子。
畢竟是最疼愛的兒子,瞬間康熙心軟了。他是想著,分封諸子派去六部和旗主王爺身邊,然後牢牢地把持著朝政。但如果這樣,胤礽日後能不能壓服住兄弟們呢?
慈父心腸大肆發作,康熙決定暫且先把這事壓一壓。
“起來吧,看你這樣,還跟小時候一樣。”
胤礽想起太子妃前日勸他的話,皇阿瑪才是他們的天。果然,還是賢妻說得有理。
“在皇阿瑪面前,兒子永遠是小孩子。”
綵衣娛親,終於逗樂了康熙。看著單薄了不少的太子,康熙心疼了,賞賜了一堆東西下去,父子關係再次進入了蜜月期。同時康熙下令,工部敕造府邸的活計,必須幹得精細些。
前面獎賞了太子,後面下了這麼道命令。有腦子的人都明白,慢工出細活。在皇帝手底下幹活,這些人有的是經驗。今日缺少西域的石料啦,明日瓦當的圖案燒製有問題,總之如火如荼的府邸建造工程,也慢慢拖了下來。
這一拖,就到了過年的時候。弘暉已經八個月了,他終於擺脫了軟體動物的階段,進入了爬行時期。
在這八個月中,四爺嚐遍了“初為人父”的煩惱。弘暉腦子裡有許多主意,但礙於身體條件無法實施,所以他只能拼命地哭和拉粑粑。半年來,四爺換了無數件衣服。
現在兄弟們見到他,第一反應不是看他的臉,而是瞅他身上的衣服。據說宮門口的侍衛都開了賭局,賭四爺一個月換多少身衣服。
面對這樣的情況,胤禛當真是哭笑不得。想生氣吧,皇阿瑪親自提的“戒急用忍”四個大字,還高懸在書房最明顯的地方。瞪了侍衛和奴才們兩眼,他們終歸是老實的眼觀鼻鼻觀心。
再說看到一天比一天壯實的弘暉,那